目錄
作為從業20年的外貿”老炮兒”,我見過太多客戶捧著精美的金屬餐具樣品興沖沖來咨詢,卻在聽到”法檢””CIQ”這些術語時瞬間懵圈。今天咱們就用”人話”聊聊,進口一套刀叉背后藏著多少通關密碼。
上周有位客戶想進口一批意大利手工銅制咖啡勺,第一句話就問:”能不能不要原產地證?”我當時的表情大概像看到有人用鋼絲球刷純銀餐具…
特別提醒:去年有批鍍金餐具因未申報貴金屬含量,在X光機前現了原形,滯報金比餐具本身還貴!
曾有個客戶為省運費把純銀餐具混在普通貨物里海運,結果氧化得親媽都不認識。運輸方式的選擇就像選餐具材質——得對癥下藥:
上個月有批德國不銹鋼餐叉因”鉻遷移量超標”被退運,其實問題出在檢測報告用了歐盟標準而非GB 4806.9-2016。清關時要注意:
別以為清關完就萬事大吉!去年有客戶收貨后直接露天堆放,結果暴雨讓銅火鍋長滿銅綠。記住:
最近幫客戶處理了一批日本鐵壺,結合海關消費提示總結幾點心得: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進口金屬餐具就像經營婚姻,前期準備越充分,后期”過日子”越省心。下次見到報關單別再頭疼了——那不過是給心愛餐具辦的一張”中國綠卡”。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3007705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5020099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