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2024年以來,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多次通報我國出口到歐盟的加工復合食品被檢出豬源、牛源和雞源等動物源性成分,導致出口產品遭遇海關扣留、市場召回和沒收。這些通報主要涉及方便面、風味薯條等日常消費品。為幫助出口企業了解這些問題背后的法規要求,本文將詳細解讀歐盟對加工復合食品中動物源性成分的復雜嚴苛要求。
根據RASFF通報的數據,2024年1月至3月間,我國加工復合食品因非法添加動物源性成分而被通報的頻率高達17批次,主要通報國家為意大利。以下是具體通報詳情:
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歐盟成員國意大利頻繁對我國出口的加工復合食品進行通報,其通報原因集中在產品中添加的動物源性成分未獲得歐盟許可,因而被認定為非法添加。
加工復合食品是指同時含有動物源成分和植物源成分的食品。判定產品是否屬于該類別需要把握以下要點:
根據是否需要特殊保存條件,歐盟將加工復合食品分為以下三類:
我國被通報的食品主要屬于常溫保存含加工肉成分的復合食品。下面我們重點分析歐盟進口該類食品的市場準入要求。
歐盟對不同國家的進口產品采取不同的進口管制措施,基于產品出口國的動物疫情、植物疫病和官方監管水平的高低,風險程度越高,準入門檻越嚴。具體法規包括:
依據這些法規,歐盟對初級加工的動物源性產品及復合食品中的動物源性成分實行嚴格的準入審查。對于中國向歐盟出口的常溫保存含加工肉成分的復合食品,主要要求如下:
A. 生產國要求
生產國必須是歐盟批準可向歐盟出口肉制品的國家,可以使用本國或其他歐盟批準國家的原料。目前,我國的豬肉、牛肉、羊肉、馬肉等尚未取得歐盟出口權,僅山東省的加工禽肉在滿足特定條件(如禽類疫苗接種、肉類熱加工工藝等)后才能向歐盟出口。因此,我國生產企業生產的含牛源、豬源和羊源成分的復合食品不能出口歐盟。
B. 境外生產企業要求
復合食品出口歐盟,其中的動物源性成分必須在歐盟批準的歐盟成員國或第三國生產企業采購。企業必須確保動物源性成分來自歐盟批準的企業,并在出口隨附文件中進行合理準確的證明。
此外,復合食品出口生產企業無需在歐盟注冊,但應確保產品合規,包括生產過程、配方、標簽、包材等,并隨附進口商自我聲明或官方證書等文件。
首先,明確產品是加工復合食品還是動物源性食品。如果是加工復合食品,確保動物源性成分經過加工并在產品中發揮實質性作用。
確保復合食品中的動物源性成分符合以下要求:
如果企業無法確定是否符合歐盟的準入要求,可以尋求專業第三方機構的技術支持,確保產品在生產、配方、標簽和包材等方面合規,避免因不合規而遭受經濟損失和市場份額下降。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3007705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502009912號